德侑實業有限公司設立於民國92年,憑藉著對複合材料的專業,以獨特的專業技術長期為各大品牌OEM、ODM提供產業全方位服務。
我們每天有1/3的時間需要枕頭先相伴。這也是身體、器官獲得休息的寶貴時刻...偏偏,我們卻很容易因為睡到不適合自己的枕頭,睡得輾轉反側、腰酸背痛,又或還沈浸在白天的煩惱、緊張明早的會議、害怕趕不及早上的飛機等等...讓我們的睡眠不夠優質、不夠快樂、沒有辦法快速入眠。
德行天下創辦人有鑑於過去開發各類生活產品的經驗,便想利用本身所長,結合各類複合材料的特性,投入枕頭開發的行列。
從枕頭模具開發、材料研發、創新製造到整合顧客需求過程中,了解到一款枕頭的製作,除了要解決一般乳膠枕悶熱且不透氣的問題,更要同時兼顧到人體工學的體驗性,創辦人常說:「一個好的枕頭,支撐透氣兼顧,仰睡側睡皆宜,才能每天快樂入眠。」
現在導入石墨烯加工技術,讓枕頭的功能性更上一層樓
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強度、柔韌度、導電導熱等特性。它是目前為導熱係數最高的材料,具有非常好的熱傳導性能
德侑實業有限公司為了替自己身邊重視的人們做好一顆枕頭。不論是在外形,還是在舒適度上都能達到最好的需求,即便現今許多的工廠因成本上的考量,顧了外形,忘了內涵,但德侑實業依然不忘在品質上的「堅持、 執著」。
引進先進的加工技術,就是要給消費者最佳的產品
開發、研究、創新以及對材料的要求是德侑實業開發枕頭的初衷,憑藉獨特的專利技術將極其珍貴的天然乳膠與千垂百練的備長炭完美結合後
創造出獨家環保無毒的TakeSoft 徳舒孚專利綠金乳膠;乳膠材料,備長炭,石墨烯應用提高到更高的層次。
同時具備防霉、抑菌、透氣、除臭、遠紅外線等五大功效,並榮獲多國發明專利。
生產過程採用專線製造專利乳膠材原料,全自動化生產保證品質與產量穩定,達到品牌客戶的最高要求。
石墨烯枕頭製作開模一條龍:
選材品管
原料調配
成品製造
包裝設計
若您有枕頭開發構想或是想OEM自己的品牌,歡迎預約現場諮詢,體驗無毒的TakeSoft 徳舒孚專利綠金乳膠做製作的枕頭,用最專業MIT精神幫助您打造你的專屬品牌。
德行天下:
地址:427臺中市潭子區雅潭路二段399巷200 -7 號
電話:04-2531-9388
網址:https://www.deryou.com.tw/contact.php
RR1515CEFE15ERFE |
文/張雪麗 小時候,我爺爺家門前有一塊空場地,是村子里有名的“中央一臺”----村里的飯場。每天飯時,幾乎半個村子的人都會聚集在這里吃飯。大家一邊吃飯,一邊聊天,聊天內容呢,有前朝古代的奇聞雜談,有當今的故事傳奇;有田間地頭的見聞,有村里的家常里短,內容之雜,簡直是五花八門。飯場里,講的人口若懸河,聽的人津津樂道,辯的人面紅耳赤,觀的人嬉笑怒罵,那場面、那情景,恰似一臺大戲,生、旦、凈、末、丑,什么角色都有。但飯場里講的最多的還是村里人遭遇“布袋精”等神奇古代的話題居多,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我聽聞了“布袋精”的事事情情。也許是自己年紀尚小,也許是自己沒有親身經歷,一直以為是大人們瞎扯、杜撰的故事,也沒有放在心上,權作笑話聽聽而已。直到我6歲時的有一天,在我身上發生了一件聳人聽聞的事情后,我才知道大人們說的有關“布袋精”的話題是實實在在存在的。 事情發生在1982年的一個酷熱夏天的中午時分。 看看時間就要到吃午飯的時候了,媽媽一邊軋著面條,一邊交代我去村南頭的地里,喊父親回家吃飯。 接到媽媽的命令,我顧不上穿鞋子,打著赤腳,蹦蹦跳跳的跑出了家門。 從家到父親干活的地里有兩條路可走,一條出門往東,一條出門向南。走哪條路呢?東邊路稍近些,只是一路上沒有一棵樹可以遮蔭,烈烈的陽光下,路面肯定很燙腳。南邊這條路呢,途中經過一片小樹林,有一條斜斜的近道,還可以享受片刻的蔭涼。略作權衡,我決定走南邊這條路! 我打定主意后,我快速地往父親干活的地塊走去,七拐八拐的,不一會兒就穿過了小樹林,大約走了一里多地吧,就來到了村子的外面。 幾天前的一場暴雨后,讓那收割后的油菜地里,長滿了密密麻麻的嫩苗,擠擠挨挨的,遠遠看過去,像一條條綠色的毯子平鋪在地面上,那是收割油菜時掉落到地面上的油菜籽,在雨后潮濕的土地上又長出的嫩苗。 極目望去,原野里一片片等待收割的小麥地泛著金黃,像一塊金黃色的地毯,隨風起伏,滾起層層麥浪,遠遠望去,煞是好看。 在村外有一個大池塘,水深不過一米,經常聽村子里的人們說,池塘的里邊有什么布袋精、馬猴精出沒。雖然聽起來甚是嚇人,卻阻擋不了村里的孩子們去洗澡的興頭。此時,已經是正午時分,想到以前人們的傳說,看看那靜悄悄的池塘,我心里未免泛起了嘀咕,膽怯地加快了行走的腳步。 剛繞過池塘邊的一大片蘆葦叢,在池塘入水口的頂頭,猛地看見水面上露個腦袋,嚇得我倒抽了一口涼氣,慌忙停下行走的腳步。我定睛一看,原來是鄰居家的伯伯在洗澡。我長出了一口氣,沒顧著和鄰居伯伯打招呼,我踩著坑洼不平、被烈日曬燙了的土路,繼續往我家的地邊走去。 此時的田野里,四處靜悄悄的。火辣辣的太陽更加賣力地炙烤著大地。 終于到了母親說的地頭了,可是四處尋找,空曠的原野里,咋也沒有看到父親的影子。我不死心,踮起腳跟,伸長脖子,東邊瞅瞅,西邊望望,就連鄰村的麥地也看了一個遍,除了西南角一座墳堆上那棵一動不動、耷拉著葉子的苦楝樹,其他什么東西也沒有看到! 站在自家麥田的地頭,我大聲的叫喊著“爸爸、爸爸。”可是喊了好多聲,再側耳細聽,一絲回應都沒有,只有那即將成熟的麥子,在微風的吹拂下發出“刷啦啦”的響聲,在那空曠的原野里和明晃晃的太陽光下,白晃晃、黃乎乎地讓人壓抑、讓人窒息。 這可該怎么辦呢?我索性踮起腳尖,把手掌捂成小喇叭狀,鼓足全身力氣,對著那空曠的麥田,大聲的呼喊著“爸爸、爸爸”。 依舊沒有聽到父親的回應。 失望之余,我只好悻悻離開地頭,轉過身,準備回家。 可是,就在我一轉身的那一剎那間,驚怵的事情發生了:只見一個龐然大物突然出現在我的身后,它圓鼓鼓的身子,像一個充滿了氣,而且快要爆炸的長氣球,又像誰家裝滿了麥子的布袋,袋子口緊緊的扎住,生怕糧食撒出來的樣子。也不知道是袋子太長太大,還是道路又小又窄,那怪物和大路一樣的寬。說話間,平躺著的它,用那圓滾滾的身子,快速的向我滾了過來。剛剛6歲的我,哪見過這種駭人的情景,嚇得“媽呀”大叫了一聲,頓時感覺心臟仿佛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覺得頭皮發麻,頭發都“支棱”起來,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我顧不得扎腳,顧不得燙,撒腿就往家跑去。此時的我,恨不能生個翅膀,讓自己飛起來。 當我上氣不接下氣地跑到村口池塘邊的時候,鄰居的伯伯洗澡剛好上岸,他看到那個“布袋精”后,也慌亂的跟我肩并肩的沒命地往前沖,完全失去了大人們那種遇事鎮定的模樣。 我們倆一口氣跑了一里多地的樣子,到了村子旁的一個十字路口,實在是跑不動了,喘著粗氣,停下腳步,轉身看時,卻什么也沒有了,那追趕我們的“布袋精”不知道什么時候沒了蹤影,更不知道它跑到哪里去了。 我緊緊的跟在伯父的身后,還深陷在剛才被“布袋精”追趕的恐懼之中。我邊走邊哭,回到家后,見到媽媽,就“哇”地一聲大哭起來,連媽媽喂飯也不肯吃。見此情景,人們七嘴八舌的問我這問我那,我委屈得一直地哭,說不出話來。鄰居伯伯就把剛才他看到的情形跟人們一五一十地說給了圍觀的人們。 正在母親焦急地安撫我的時候,父親大搖大擺地回來了。 見狀,母親便生氣地問爸爸:“你咋才回來呢?你才剛究竟去哪里了?娃去找你咋沒見到你呢?你回來的時候又是走的哪條路?” 一連串的質問,讓父親一頭霧水,立刻感覺問題的嚴重性,他說:“我一直在地里干活呀!眼看快到地北頭了,想把那一點草拔完再回家。” “你在地北頭?那娃在地頭喊你,你咋不答應哩?”母親疑惑地問父親。 “我沒看到娃呀!也沒聽到娃喊我呀!我回家的路和娃走的是同一條路啊。”父親滿臉疑惑地說。 我依然哭個不停。母親見狀,也顧不得責備父親,一邊哄我一邊給我喂飯。任憑母親怎么哄,我就是不肯吃飯,一邊哭一邊聽人們談論他們之前遇到的“布袋精”的情形來。 從大人們的話語里,我斷斷續續的也聽明白了。原來,在我見到“布袋精”之前,曾經有一位村民也見到過“布袋精”,只是那時候他見到的“布袋精”,像糙角蟲一樣,兩頭著地,身子折疊起來,一縱一縱的向前爬。還有一伙村民,他們看到的“布袋精”是直立起來的,一搖一晃的向前走。當時,由于人多,又都是成年人,膽子都比較大,便一起追趕,想把它捉住,看個究竟。那布袋精雖然龐大,而且鼓鼓囊囊的,不管是爬著的,還是站立著的,還是弓起身子的,但行動卻很迅速,村里追趕的人們連眼睛都不敢眨,生怕它跑掉。可是,追著追著,“布袋精”就忽的一下,憑空消失了。 我是村子里最后一個見到“布袋精”的人。這之后,村子里雖然議論這事的人很多,但是人們卻再也沒有看見過它,慢慢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歲月的流逝,這事就被人們淡忘了。 時至今日,我已是成年人啦,但讓我至今想不明白的,為啥父親當時就在地北頭,是什么樣的原因,才能讓他看不到我、也讓我看不到父親的身影呢?又是什么神奇的力量阻止了我的高分貝的呼喊,讓父親聽不到我的聲音呢?還有一個疑問,為什么我和父親走的是同一條路,我和鄰居伯伯遭遇了“布袋精”,而且被“布袋精”追得屁滾尿流的,父親卻沒有看到?老人們常說,十二歲以下的孩子才能看到一些詭異的事情,可是,鄰居伯伯和其他好多大人也都見到過“布袋精”,這又作何解釋呢? 晌午頭,鬼露頭。從那以后,母親再也不敢讓我一個人大中午出門了! 現在我已是成人,通過讀書看報,知道人世上是沒有鬼神的。所謂的鬼神,是封建社會統治者愚弄平民百姓的伎倆和手段,也是科學文化落后、人們愚昧落后的表現。 崇尚科學,相信科學,破除封建迷信,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那些封建迷信的糟粕必然會被滾滾前進的社會巨輪碾得粉碎! +10我喜歡
傳奇的奶奶神秘的梅花鎖 鳳鳳 遼寧凌源 奶奶有一把銅鎖,她特別心愛著。銅鎖已經被她,撫摸得黃光錚亮。銅鎖上鏨刻著一朵梅花,我們都叫它——梅花鎖。關于奶奶的梅花鎖,奶奶什么也不說。但我們從奶奶看那銅鎖時的那放光的眼神,就能猜出來銅鎖與奶奶的傳奇經歷有關系。離了休的奶奶身體越來越差了,戰爭年代留下的老毛病都找上來。我們真擔心,哪天奶奶和神秘的梅花鎖一起走了。 有一天,奶奶突然把我們她的孫子、孫女叫到跟前兒,奶奶就和我們講起她和銅鎖的故事…… 奶奶的小名真叫梅花,人長得也漂亮,在我們原籍老家那一帶是很出眾的頗令人羨慕的大美人。太姥爺家租種著,村里大地主劉老爺家的土地。抗日戰爭的1938年6月9日,蔣介石下令炸開花園口黃河南岸的大堤,造成決堤使黃河改道形成了大面積的黃泛區。我們家鄉東南部的黃泛區影響了天氣,年景不好連續兩年的蝗災、旱災,小麥、玉米歉收交不起地租。大地主劉老爺并沒往回收地連租子也沒收,兩年利滾利的,太姥爺家就是傾家蕩產也還不起劉老爺的租子了。 一日劉管家就帶著狗腿子登門,威脅說三日內還不起租子,就拿女兒梅花給劉老爺當姨太太頂租。太姥爺三日根本還不起租子。劉管家帶著狗腿子來家,就把梅花弄到了劉地主家。梅花烈性,根本不從劉老爺。到嘴了的美人美食,劉老爺到不急著吃。他叫劉管家把梅花,單獨鎖在后院一間厚木門小窗戶上有鐵欄桿,專門關人的屋子里,要磨磨梅花的烈性子。 梅花不吃飯絕食。第三天了,傍晚劉管家給梅花送飯,到劉老爺那兒拿門鎖的鑰匙。劉老爺也怕梅花真的餓死,就叫劉管家好好勸勸梅花,只要她從了啥事都好說。劉管家開開門,把銅鎖掛門鼻子上。他進屋把飯放下,就好言好語的勸說梅花吃飯。梅花還是不吃飯。劉管家見勸也沒用,只好把飯留下。他出來摘下銅鎖鎖上門,回去如實稟告了劉老爺。 劉老爺一夜也沒睡好覺有些著急了。第二天早晨,劉老爺帶著劉管家親自去給梅花送飯。劉老爺把鑰匙掏出來交給劉管家開門,門開開兩人進去一下都懵了!梅花不見了。厚木門小窗的鐵欄桿都是好好的,門上的銅鎖好好鎖著,鑰匙在劉老爺手里,人怎么就不見了呢?劉老爺叫劉管家帶著狗腿子沒目的到處追,尋找梅花卻音信皆無。 梅花是咋跑出去的?誰聽說了此事都百思不解。只是讓劉老爺疑惑的是,趕大車的長工二鞭子,那天也不知了去向。劉老爺倒是知道二鞭子與梅花青梅竹馬相好,但二鞭子哪能在厚木門銅鎖鎖著把梅花救出去呢?難道銅鎖出了什么問題。劉老爺拿著銅鎖就來到喬集的鎖鋪。鎖鋪掌柜的說這銅鎖沒有鑰匙誰也打不開,賣的不少把還沒有聽說誰家用的這種銅鎖失了盜。劉老爺也不相信誰能沒鑰匙打開鎖,銅鎖鎖得好好的可是梅花卻逃跑了。劉老爺回來想一路,梅花還是二鞭子救走的。劉老爺到家就叫劉管家派人,到處尋找打聽二鞭子的下落,也是沒有一點兒音信。那二鞭子是咋救的梅花呢,幾日來劉老爺想得腦仁疼,也百思不得其解。 此時的梅花和二鞭子正走在遠離家鄉,去西北大山區方向的路上。梅花穿著二鞭子的舊衣服,頭發盤起來戴著破帽子臉也弄挺黑像個男人。在路過商丘時,二鞭子把劉老爺給梅花的金鐲子、金鎦子(戒指)賣了,兩人還有了路費。梅花同樣對二鞭子是咋打開銅鎖救走她,也是一頭霧水。梅花咋問二鞭子,他也是不說。 在河南境地,二鞭子、梅花盡量躲著路上的國民黨軍卡子。后來進入河北,兩人躲避著日偽軍的哨卡。梅花和二鞭子向西北走了二十天,在山里遠遠看到了一支衣服挺破的拿槍的隊伍,開始以為是土匪,近一看穿著的是破舊的灰軍裝也有穿老百姓服裝的,一問是共產黨八路軍,兩人苦苦找的就是共產黨八路軍。梅花一下就摘了帽子露出了女人長發真容,訴說了自己的遭遇,是從河南虞城家鄉村里劉大地主家逃出來的,受到高人指點讓到西北大山區找共產黨八路軍。兩人就參加了八路軍。 二鞭子在八路軍連隊當了士兵,通過學習教育,懂得了共產黨八路軍是為中國老百姓,堅決驅逐日寇的抗日隊伍。二鞭子刻苦練習射擊、投彈、拼刺刀軍事要領。二鞭子從小就喜好抽鞭子,撇石頭玩兒,他個大有力氣手榴彈不但投得遠還投得準。班長就著重讓他練習投彈,打仗叫他多背手榴彈。二鞭子還學會了認字寫字,在班長幫助下還寫了入黨申請書,決心一輩子跟定共產黨八路軍。二鞭子打仗也很勇敢,很快就當上了副班長。梅花在前線流動醫院當了護理員,搶救護理八路軍傷員。梅花心靈手巧啥事一點就通,很快學會了給傷員處理傷口,包扎、打針。她手巧,還學會了縫合傷口。 時間一晃過去了九個多月。一次日偽軍進根據地大掃蕩,在反掃蕩的掩護鄉親們轉移的戰斗中。二鞭子帶著多枚手榴彈,在一隱蔽處距離很遠的精準投彈,給進攻的日軍造成傷亡不小,日軍都懷疑八路用什么新式武器能發射手榴彈。日軍用擲彈筒瞄準發射,一發炮彈在二鞭子身邊一側不遠爆炸,他一側胸腹部負了重傷送到了前線醫院。做完手術二鞭子也是昏迷不醒的,醫生斷言人沒有啥希望了。 此時的梅花已經挺了個大肚子,在二鞭子身邊叫著二鞭子的名字,眼淚滴到二鞭子臉上用棉球為他擦臉。也許是聽到了梅花的叫聲,也許是回光返照,二鞭子一下睜眼醒了朦朧中看到了梅花。梅花說你不能死,你還沒把你咋救我的告訴我呢。二鞭子嘴在動,梅花耳朵貼在二鞭子嘴邊,他就斷斷續續的告訴了梅花。說完二鞭子吃力的抬手摸了一下梅花的大肚子,手一耷拉就安詳的閉上眼睛再也沒有睜開。裝殮二鞭子時,梅花從二鞭子身上找到了那把銅鎖…… 講到這里,奶奶停了下來。我們看見奶奶那干涸的眼眶里有些濕潤了。過了一會兒,奶奶又撫摸著銅鎖講下去了…… 二鞭子也是本村的比梅花大三歲個也高,他從小就喜歡梅花保護梅花不受欺負。二鞭子爸媽先后病死了,埋葬借了劉地主的高利債,他就給劉地主家當長工還債。梅花進了劉地主家,二鞭子就想救梅花。二鞭子還沒想好咋救槐花,梅花就被劉老爺鎖到了后院專門關人的屋子里,厚木門銅鎖鎖著鑰匙還在劉老爺手里,想救梅花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二鞭子正沒辦法時,他趕大車回來在村外破敗的土地廟門口,又看見了那個白胡子要飯的老頭。他又把中午沒都吃的玉米面餅子,給了那個要飯的老頭。老頭神神道道的,看出了二鞭子一定遇有什么大事,說他可以幫助他。二鞭子一看老頭不像凡人,就把梅花的事一五一十的給老頭說了。老頭又詳細問了關梅花的情況。老頭捋捋白胡子,告訴二鞭子如何如何去照他說的去辦,但記住一定不要外傳人。二鞭子就起誓答應了。 劉管家帶著二鞭子到虞城縣城賣糧食私留錢,怕二鞭子告訴劉老爺,也給二鞭子些錢。二鞭子到喬集鎖鋪,就買了跟劉老爺鎖木門同樣的銅鎖。傍晚,二鞭子在后院草料屋子里藏著。他看見劉管家拿著飯去給梅花送飯,開開銅鎖把銅鎖掛到門鼻子上就進屋了。二鞭子悄悄快速過去摘下銅鎖放兜里,把他買的同樣的銅鎖掛到門鼻子上,又快速溜回了草料屋子。劉管家在屋里還好言好語的勸了梅花一陣兒,梅花還是不吃飯。劉管家無奈的只好把飯留下出來,摘下銅鎖把木門鎖上了。 晚間夜深人靜,二鞭子來到門前拿鑰匙打開銅鎖收起來,把原來的銅鎖又掛上。他進屋把飯包了帶上和梅花出來,又把原來的銅鎖重新鎖上木門。二鞭子帶著梅花,從后院跳墻逃出了劉老爺家。兩人先來到村外的土地廟感謝老頭,知道劉老爺會派人尋找他倆,還讓老頭指點迷津到哪兒去躲避為好。老頭拿木棍照西北方向一指,告訴他倆一直往西北走,看見大山就進山去找共產黨八路軍…… 奶奶走了。奶奶已其傳奇的經歷,和爺爺加入八路軍隊伍。奶奶生下爸爸后背著爸爸,還到晉察冀軍區白求恩衛生學校,參加了半年護士培訓。奶奶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救人無數。年輕漂亮的奶奶不乏追求者,也沒有再嫁。奶奶一輩子,也成為了一位傳奇的老戰士、老黨員、老護士長。我們也為奶奶驕傲! 我們沒有按照奶奶的遺囑,把銅梅花鎖放到她的骨灰盒里帶走埋入墓里。有了這把梅花鎖才有了爸爸,也才有了我們。我們要把梅花鎖好好保存著,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10我喜歡
川西壩子的秋越深,氣候越加陰濕。總的來說,夜里愛下雨,白日多厚云。當然,晴好的日子倒也沒有稀缺得十天半月難遇。通常是陰沉幾天的某個午后,天光突然一亮,滿眼生鮮,恍若人在春天。 在川西壩子生活,最讓人舒心的是,四季都不會缺了綠意和花紅,即便在最寒冷的冬日,溪水也不會凝凍,田野也不會衰敗,處處生機盎然。 陽光和煦,且無亂風襲擾的午后,恰巧有空有閑,我是極愿意去西川佛都羅漢寺內的西廂茶館坐坐。喊一杯花茶,搬一把竹編藤椅到院壩一角,翻開自帶的書,直讀到彩霞滿天,夕陽西下,才從文字里走出,緩緩歸家。 川人是喜歡坐茶館的,但很少獨來獨往。一般都是三五成群邀約了往茶館里一坐,或擺龍門陣吹死牛,或下棋斗地主。不打堆堆不湊熱鬧,獨來獨往一個人傻坐在一邊喝茶的,比較鮮見,難免要扯來一些茶客的眼光。瞟的人,被瞟的人,目光輕觸,多少都有點怪怪的不自然。 當然,也沒人狗拿耗子多管閑事,湊過去開腔搭白。各喝各的茶,各混各的時光,非熟勿擾。 剛回小城的時候,因為愛好文學喜歡涂鴉,逐漸結交了一些當地的文人墨客。關系需要勾兌才深厚,感情需要聯絡才親切。交流也好,請教也罷,必是約到一起先喝茶,再喝酒,似乎,除此皆不能酣暢盡興。 初心是想著,有共同的愛好,相談必歡,即便豪放不到曲水流觴那種雅趣浪漫,至少也可起到相互鼓勵,共同進步的作用。 說文交心,本該隨心隨性。然而,文人也是人。文章可以寫得超凡脫俗高大上,骨子里的夾雜的市井市儈味照樣會時不時冒出一股幾縷來,壞了氛圍。總有人喜歡裝腕扮神,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學富五車一樣,說啥事都要引經據典,孔子曰莊子曰老子曰過時老套了,就張口閉口就赫爾博斯說,馬爾克斯道,這斯那斯,撕繞得人牙酸皮麻心肝脾肺裂。 倘若僅僅好顯擺倒也不招人生厭。畢竟,才學,是讓人敬畏和敬仰的。壞就壞在口是心非的假仁假義上。 茶杯一端,閑話就冒:誰誰幾個稿子投出去,全給編老爺斃了。話到此,必剎住,撮一口茶水,不管有沒有茶葉梗巴在了牙埂上,有沒有粘在了舌尖上,都要噗噗地吐幾下,并快速地瞥一圈聽者反應,為將自己的同情心和善良感展現得淋漓明顯,長聲吆吆補上一句嘆:這娃,也夠衰夠喪咯,你們看要不要約他出來喝茶喝酒,讓他換個心情透口氣? 滑稽的是,誰的作品發表了,上了大型刊物,流言是非一樣少不了:不曉得你們仔細看他發表的那文沒有,題材是個好題材,就是寫得俗套,情節鋪排也有硬傷。話說到這,又心虛起來,怕被人嘲諷是眼紅嫉妒,硬是往臉上擠笑,跟上一句:當然,能發表就是好事,可喜可賀。 座中某人促狹補刀:可喜可賀個啥喲。你們根本就不曉得這其中的水有多深,人家和那雜志編輯的關系不簡單呢!別的不說,光看她和編輯合影照個相,哪一張不是把半個奶子貼在編輯的肩背上…… 意思很明確,誰要是上了大刊,不是靠作品說話,而是靠請客送禮,搞歪門邪道,甚至不惜出賣靈魂和肉體,簡直斯文掃地。 說者那副剛正清高的模樣,直教人要送上膝蓋膜拜。 文人相輕是沉疴頑疾,瞧不起別人操得拙,也見不得人混得好。這種打堆堆生是非的熱鬧,湊一次,就如同吞下一只才從茅廁里爬出來的綠頭大蒼蠅,惡心得要命。本想冒幾句雜音,說大家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何苦非要把人想象得那么齷齪那么壞,又恐自己非神非腕,人微言輕,人家不屑聽。 “我漸漸明白,世間最可厭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還難受。”胡適先生的這段感慨,用在這些“亦師亦友”上,簡直入木三分,活靈活現。而人來到這個世上,不是為了找不痛快的。有了厭嫌的情緒,躲便成了常態。茶館還是要去的,只是不愿約人,不肯被人約,各耍各的,清凈自在。 可能是在寺院內,到西廂喝茶的人多是在寺里燒香拜佛后泡杯茶歇歇腳的老人,就算有幾桌專門到茶館打牌混時間的,也可能感受到無邊佛法,不敢動作粗魯,把牌桌拍得呯呯嘣嘣。所以,一個人到西廂,擇院壩一角看書,不僅可以獨享清靜,還能享受秋日暖陽。至于能否在字里行間隨遇妙曼,修不修得了心,已然不那么重要。 原創: 墨上塵事 +10我喜歡
留言列表